9月9日,沉浸式人文体验项目《遇见娘子关》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搬上舞台,让观众全身心体验到了娘子关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这是继《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太行山上》《再回相府》之后,山西推出的又一演艺项目精品力作。
中秋之夜,忻州古城文创街草木染作坊里,忻州市传统天然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慧正与游客一起,共同创作一幅名为《玉兔望月》的作品,表达阖家团圆、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入驻忻州古城3年,赵慧将古老技法与现代设计、传统工艺与时尚理念结合,让天然染技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欢。
7月5日至7月31日,第三届山西艺术节以“云上艺术节”的全新形式举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日,艺术节关注和参与累计总人次约6100万,其中直接参与艺术节各项活动累计总人次近2800万。这场亮点纷呈的文化盛宴,聚焦“喜迎党的二十大”主线,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荟萃文艺精品。
夏秋时节,山西大地处处洋溢着欢乐昂扬的气氛,三晋儿女满怀信心和喜悦,用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精气神、孕育好风尚,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澎湃热情、奋斗实干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时代让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山西紧扣时代主题抓精品创作、强人才队伍、办文艺活动,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文艺作品,同时围绕中国梦主题举办山西艺术节、晋剧艺术节,以艺术的形式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舞剧《粉墨春秋》《吕梁英雄传》、话剧《右玉》、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剧《于成龙》等剧目获全国性大奖、入选国家级项目。全省累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19个,中国戏剧“梅花奖”49朵,均居全国第一方阵。“小梅花”241朵,位列全国第一。
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刘永生介绍,山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连年超额完成“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任务,《保卫娘子关》《扫街》等荣获全国群众文化艺术领域最高奖“群星奖”。
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健全服务体系。全省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25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6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万余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左权县、泽州县大阳镇等42个县镇先后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治市、朔州市、晋中市、晋城市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品质大幅提升。
在山西,有许许多多像赵慧一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他们都在为保护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资源而努力。刘永生说,山西编制实施了系列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推进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全省26个戏曲濒危剧种恢复发展,全省累计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82项,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与此同时,山西成立了工美产业联盟,认定工美大师工作室58个,评定省级大师156人,有6人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举办山西非遗博览会、文创设计大赛、工艺美术博览交易会,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刚刚开始的新学期,山西大学文物专业迎来了第一批新生,112名文物全科人才将通过四年的学习,在毕业后承担起考古、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等方面的工作。
作为文物资源富集大省,山西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针对县以下基层文博单位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保护利用队伍力量薄弱的难题,5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从今年开始正式启动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工作。
山西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子。2017年开始,山西密集出台《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2018年在全国率先推广并深入实施文明守望工程,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不断高涨,文物保护工作由实体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转变。
山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程书林表示,山西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相继开展了襄汾丁村、沁水下川、襄汾陶寺等30余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出土标本近万件,新材料、新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作出了山西贡献。河津固镇瓷窑址、闻喜酒务头墓地、绛县西吴壁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荣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六大考古新发现”。
(本报记者 杨珏)